便捷通道: 注册 登录>>> 投稿发布>>> 在线搜索

           今日油价 | 降水分布 | 在线地图 | 卫星云图 | 台风预报 | TAG标签

当前位置:咕唧天气网 > 生活百科 > 台风路径预报判别参数 台风的路径是怎么算出来的

台风路径预报判别参数 台风的路径是怎么算出来的

作者:admin  发布:2024-06-14 22:13:28   咕唧天气网   网址:http://www.gjzdj.com/baike/181431.html

导语:台风路径预报判别参数在气象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,这些参数不仅有助于气象学家更准确地预测台风的行进路线,还能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,通过对台风路径预报判别参数的深入研究,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台风的生成、发展和演变过程,从而提前采取应对措施,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,下面就去看看台风的路径是怎么算出来的吧!

台风路径预报判别参数

台风路径预报判别参数 台风的路径是怎么算出来的

台风

当副热带高压中心显著减弱,588线西脊点东撤≥5个经距,则台风未来将向偏北方向移动,登陆或转向主要决定当时台风中心所在的位置。如台风中心位于南海上,将在福建—广东沿海登陆,台风中心在117°E以西者登陆广东,在117°E以东者登陆福建,概率4/4.如台风中心位于西北太平洋上,中心在18°N以北、125°E以西者,台风登陆福建,概率7/7.

如台风中心东部10个经距内,副热带高压显著南落,588线落到台风中心以南7个纬距以上者,24小时后,台风转向北一东北方向移动,多数在海上转向,概率11/12.只有一次,因生成时紧靠沿海,登陆浙南。当副热带高压在过去24小时内加强西伸或稳定(若东撤不超过5个经距,也在此列)。台风中心将向西北偏西—西北方向移动,以登陆为主,概率26/27.判别登陆地段的参数如下:台风中心位于南海,河套有低槽,580线南伸到36°N以南,则台风中心将在粤东沿海登陆,否则在粤西沿海登陆,概率10/10.台风中心位于西北太平洋,若副热带高压西脊点在120°E以西,115°E~120°E副热带高压脊线在28°N以南,或脊线虽在28°N以北,但在华南500hPa有一个580低压中心在减弱中,台风中心将在广东西部沿海登陆,概率6/6.若副热带高压西脊点在120°以东,轴线在28°N~32°N之间,大陆上500hPa有正变高,则台风将在福建登陆,概率5/5.如副高脊线在33°N~38°N之间,台风中心将在浙江登陆或海上消失。

两高型

两高型是副热带高压形状的一种过渡流型,其稳定性比带状高压差,但比块状高压好,它可能向带状高压发展,也可能因其中的一环高压中心消失成为块状高压。因此,本型台风路径也比较复杂。有时台风中心移向先受东环高压操纵,后受西环高压影响而出现折西现象;有时东环高压稳定,西环高压后期减弱,台风在东环高压影响下,以登陆为主;有时台风中心在两高之间转向北上。

路径预报判别参数

在台风中心以东10个经距以内588线南落到台风中心纬度以南达5个纬距或以上者,台风将在海上转向,概率为6/6.

当西环高压脊线在25°N以南,台风将在珠江口或以西登陆,概率5/5.如西环高压脊线在25°N~30°N,东环高压脊线在30°N或以南者,台风登陆粤东到福建,概率5/5.当西环高压脊线在25°N~30°N,东环高压脊线在30°N以北,台风北上或转向,概率3/4.

判别登陆地段的参数

应用台风中心进入近海区当天500hPa上海高度减赣州高度(即△H上海·州,简记为△H)进行判断。·当△H≥0.台风未来登陆浙江(3例)。·当△H在—1~-2者,台风未来登陆粤东(3例)·当△H≤-3者,台风未来登陆福建(2例)。以上判别总概率为8/8.本型台风在南海进入近海区,对福建没有影响,2例均在广东登陆。

ITCZ是西北太平洋台风发生发展的主要源地,但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也有重要影响,是形成西北太平洋台风疑难路径的重要原因之一。ITCZ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影响大体上有三种情况

(1)在台风发展前期,台风中心还位于ITCZ活动范围之内,这时台风中心移向既受到其北侧的副热带高压南侧偏东气流影响,又受到ITCZ南侧偏西气流(或赤道高压北侧的偏西气流,或西南季风)影响,因而使台风移速缓慢,移向多变,甚至有时还出现短时间的摇摆、徘徊、停滞、打转等现象,这是台风位于ITCZ内初期的路径特征。

(2)当台风中心脱离辐合区之后,主要受到其北侧的副热带高压等系统消长、位移的影响,如果这时ITCZ还存在,对台风移向有间接影响,因为由于ITCZ的维持和稳定,一方面由于ITCZ的多云区和副热带高压内的晴空区之间的辐射差异,使副高南侧东风气流比较稳定或者加强,因而有利于台风向偏西或西北方向移动。另一方面由于ITCZ存在,常使前一个台风后部的副高不南落,使前一个台风后部的偏南气流不易有明显发展或加强,因而,有时即使是副热带高压南北范围比较狭窄的情况下,台风路径仍是向西北偏西—西北方向移动;有时还可能由于其后部的另一台风位置较前一个台风位置偏南,使两者具有一定的互旋作用,也有利于西台继续维持原来向西北偏西—西北的路径。

(3)当ITCZ发生全线北移,将使台风偏离其北侧的副热带高压偏东气流引导,随ITCZ一起北移,从而形成台风疑难路径。西北太平洋的ITCZ是全球热带地区ITCZ活动最活跃、范围最大的一种行星尺度系统,它与南半球冬半年的越赤道气流有密切联系。南半球越赤道较强的6支通道,其中有3支在西北太平洋,这就是105°E、130°E、150°E,也正是西北太平洋台风发生发展最频繁的3支经线。如果南半球冬季有一次较强的寒潮向北暴发,其影响将波及105°E、130°E、150°E3支越赤道气流通道,将使赤道高压北移,西南季风暴发,从而促使ITCZ全线北移,7303台风就是这类过程的一个典型例子。

7303(Billie)台风从13日14时在16.8°N、125.6°E的近海区内由热带低压发展成为热带风暴以后,一直沿着125°E北移,于18日08时到31.5°N时,经度还在125°E附近(125.1°E)。在将近5天时间内,经度一直在125.1°E~125.8°E之间,直到18日14时才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,于7月19日16~17时在山东海阳登陆。然而,这次台风在其向北移的过程中,其北侧副热带高压一直较强。

台风路径预报判别参数 台风的路径是怎么算出来的

台风

台风中心北侧从7月14~17日500hPa都有明显的偏东气流,因此从7月14~17日之间都预报台风将在我国东部沿海登陆,开始预报在福建登陆,以后随台风中心实况北移,不断修正,先后又预报将在浙江、上海、江苏等地沿海登陆,可是都没有登陆,可见,这次在向北的过程中,始终没有受到其北侧500hPa副热带高压的影响。这次台风,还是一次多台风过程,7月14日14时,7304(Dot)台风在南海形成,当时位于17.3°N、115.0°E,与7303台风相差10.6个经距,而7303台风的纬度比7304台风的纬度

高1.9°,按照双台风活动呈气旋式互旋的特点,东台(即7303)也应向左偏转,西台(即7304)应在原地少动或打转。可是,也没有出现这种过程。可见,这次台风路径,不但没有受到其北侧的副热带高压的影响,也没有受到双台风活动的影响,事后分析表明,似乎和ITCZ全线北移有密切关系。因此,似乎可以这样解释,在通常情况下,由于3号台风北侧的东风比其南侧的西风大,而其东侧的南风比其西侧的北风大,加上本身向西北移的内力,因此,在合成力量的作用下,总的是向西北方向移动。

然而,在这次过程中,由于南半球越赤道气流使西南季风加强,形成ITCZ南侧的西南气流大于向西北移的合力,于是造成3号台风中心改向偏北,随ITCZ一起北移。因此在这种过程中,既可以认为是ITCZ对3号台风移向的一种作用,也可以认为是南半球越赤道气流造成的一种结果,然而由于常规资料不足,不能从具体风场的转变上得到更具体的数据。4号台风,14日形成后,14日14时至16日14时两天内向北移动3个纬距(由17.3°N北移到20.3°N),向西移1.4经距(由115.0°E移到113.6°E),基本上是随ITCZ的西段北移。16日以后,由

于ITCZ南侧西南季风和赤道高压北移,引起4号台风南侧的西南风加大,促使台风加速向东北方向移动,虽然这段时间内,4号台风与3号台风进一步靠近,两者距离不到10个纬距,而且3号台风强度也很强,按常规双台风互旋规律,4号台风应是停滞少动或打转,可是并没有受到这种规律的影响,可见ITCZ和西南季风、赤道高压的作用已远远超过其相互旋转作用而向东北方向移动。

而与此同时,赤道高压逐渐北移,最后副热带高压主要中心在西北太平洋中部与北移的赤道高压合并,南海由另一环北移的赤道高压中心控制,热带地区环流发生一次大的调整。7415(Polly)台风过程也是由于ITCZ全线北移,使台风中心顶着副热带高压北移,逼使副热带高压脊线逐日北移,似乎是为台风让路。

台风的路径是怎么算出来的

首先是气压梯度力,由于台风中心气压低,周围气压高,空气会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,形成气压梯度力。这种力会使台风向气压梯度最大的方向移动。

其次是地转偏向力:这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,台风在移动过程中会受到地球自转轴的偏向作用,形成地转偏向力。这种力会使台风在北半球向右偏转,在南半球向左偏转。

再次是摩擦力,台风与海面或陆地接触,会产生摩擦阻力,形成摩擦力。这种力一般会使台风减速和改变方向。

最后就是内力,这主要是由于台风本身结构和强度的变化,这种改变会让台风内部不平衡,从而形成内力,造成台风的突变和分裂。

通过对四种力的计算和汇总,最终估计出它们对台风移动速度和方向的影响。然后再通过对应的数学模型来测算台风的路径,目前,世界上有多种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方法来预测台风路径,如统计模型、动力模型、集合预报等。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,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完全准确地预测台风路径。因此,在实际应用中,通常会综合多种方法,并根据观测数据不断修正和更新预报结果。

声明提示:本文由用户注册发布,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观点,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,与本站无关。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其内容未经证实,对本文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仅供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辨别。如因内容侵权或其他问题,需删除请联系,将尽快处理。

相关查询: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

  • 上一篇:受强降雨影响广西继续发布洪水黄色预
  • 下一篇:最后一页

天气预报 - 天气预报一周,15天天气查询 手机版 联系我们 投稿发布
温馨提示: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,仅供参考! 本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及网友投稿发布,如有侵权,请联系及时删除。
Copyright © 2010-2024 gjzdj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75789号